巧克力運用起來是可以很靈活的,且用途也很廣泛,可以融化、調(diào)溫,用于配方、灌模、雕刻、涂抹、裱花、浸漬、做淋醬等等。但意外狀況也時常會發(fā)生哦,下面就來看一下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法吧!
一、典型問題
巧克力的實質(zhì)其實就是一種可可粉和可可脂的混合乳劑。如果存儲或調(diào)溫不當,就會在表面出現(xiàn)一種或數(shù)種"白霜"——"油脂霜"或"糖霜"的現(xiàn)象。雖然出現(xiàn)白霜的巧克力不適宜用于糖果的制作中去,但這種巧克力還是可以用于融化或調(diào)溫。
結塊:如果巧克力在融化過程中沾上水,就會結塊、變得濃稠或硬化,將不再適用于調(diào)溫或其他巧克力作業(yè)過程。如果沒有硬化得很嚴重,還是可以試著"搶救"一下,然后用到烘焙食譜中去。
1、為什么一滴小水滴都會讓巧克力結塊變硬?
這與巧克力含有的糖粒子有關,糖粒子可以令巧克力變得潤濕且凝結成塊。如果巧克力遇水結塊,可以說是回天乏術了。但是如果再加入多一點水,已經(jīng)變硬結粒的巧克力又會變回水潤絲滑的狀態(tài)了!為什么?那是因為多加入的水能將已經(jīng)結塊的糖晶體溶掉。那為什么怎么會這樣呢?是因為巧克力主要是由以下物質(zhì)組成:
n 可可脂——疏水性物質(zhì)
n 糖粒子——親水性物質(zhì)
n 可可粒子——尚未清楚
n 卵磷脂乳化劑——半疏水半親水性物質(zhì)
巧克力是一種分散性物質(zhì),主要是由分散在油相中的粒子組成,當巧克力融化時,其成分——可可脂、糖、可可粉、卵磷脂就會均勻分布開,形成一種液體狀物質(zhì)。但這些粒子均勻分布之后,對于我們的舌頭來說,其含有的可可粒子和糖粒子都太小了,以至于我們吃起來都根本感覺不出有顆粒感。糖是親水性物質(zhì),而脂肪是疏水性物質(zhì)。而卵磷脂乳化劑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在糖粒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令其不會與油相相斥,形成顆粒感。乳化劑通常都是卵磷脂,后者也是蛋黃的天然成分,它的存在也使得蛋黃中的油相和水相不會互相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