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教育網合作機構 > 資格考試培訓機構 > 心理培訓機構 >

東莞人力資源培訓網

歡迎您!
朋友圈

400-850-8622

全國統(tǒng)一學習專線 9:00-21:00

位置:資格考試培訓資訊 > 心理培訓資訊 > 以集體績效為導向設立團隊考核體系

以集體績效為導向設立團隊考核體系

日期:2006-03-28 00:00:00     瀏覽:233    來源:東莞人力資源培訓網
團隊屬于群體的概念范疇,而又不同于一般的群體,一個群體是不是一個團隊,是有一定的判斷標準的。

  首先,成功的團隊能夠使其成員共同為團隊的目的、目標、方式努力,從而解決單個人無法完成的任務,因此團隊中最顯著的標志是集體績效,而且這種績效往往是單個人無法獨立完成的。團隊存在的最直接原因是聯(lián)合更多的力量來解決單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企業(yè)要開發(fā)一套ERP系統(tǒng),這需要懂管理,懂計算機,懂生產,懂財務等等方面的專家,而幾乎沒有這樣的通才,只有借助的團隊的力量。顯然,團隊的組成應該是基于要解決的問題,有意識地在技能方面進行互補組合。因此大多數(shù)的團隊是由不同年齡、不同背景、不同專業(yè)的成員組織起來的:各盡所長,又互相合作,使團隊發(fā)揮出協(xié)同效應。

  其次,在群體中,責任常常是由個人承擔的,每個人的職責幾乎是涇渭分明的,而在團隊中,個體責任與共同的責任同時存在,甚至更多的時候是共同責任。

  團隊激勵的挑戰(zhàn)

  從團隊與群體的區(qū)別當中不難發(fā)現(xiàn),激勵團隊相比對群體激勵更具有挑戰(zhàn)性。

  在團隊中保持差異性是有必要的,比如年齡上的差異,年齡大的成員做事比較沉穩(wěn)、踏實,但是缺乏創(chuàng)新,而年輕人做事點子多,積極,但也有浮躁、激進的毛病,兩者相互制衡掣肘,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協(xié)調,防止極端,確保整體進度不偏離總目標。而且團隊的差異性越大,則團隊的知識面就越寬,越容易激發(fā)創(chuàng)新性的思維;然而團隊應該保持多大的差異性?或者說,如何找到團隊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平衡點,不至于使這些各自不同立場的人因為沒有“共同的語言”或者“共同的信仰(即目標)”成為一盤散沙?

  在群體中的成員是個體承擔責任,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績效考核也就相對明確。而團隊大多時候是共同承擔責任,每個人的職責邊界不是特別明確,誰的貢獻多,誰的貢獻少,難以拿捏,而且各自之間的差異性很大,因此在激勵的時候難免讓成員覺得不公平,挫傷團隊的積極性。傳統(tǒng)的以個人導向為基礎的評估與獎酬體系在團隊中必須改革,以適應以集體績效為導向的考核體系,才能充分地衡量團隊績效。個人績效評估、固定的小時工資、個人激勵等等與高效團隊的開發(fā)是不一致的。因此,除了根據(jù)個體的貢獻進行評估和獎勵以外,管理人員還應該考慮以團隊為基礎來進行績效評估、利潤分享、小群體激勵及其他方面的創(chuàng)新,來強化團隊的奮進精神。問題是,怎樣才能使團隊成員在集體和個人兩個層面上都具有責任心呢?

  強化和放大整體績效目標

  一個差異性極強的團隊,會因為價值觀、立場、視角以及專業(yè)背景等方面的不同,在共事當中產生很多差異和不一致,這些沖突本身不是壞事,一定程度上,一個團隊里有不同的聲音,可以激發(fā)靈感,增強團隊的創(chuàng)新性和靈活性。但是不管沖突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其沖突水平一旦超過一定標準,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最終將會導致對立,同時也會導致內部分裂、各行其事的不合作局面。因此在團隊激勵中,將物質獎勵與整個團隊的績效目標掛鉤,可以把團隊共同的目標轉變?yōu)榫唧w的、可衡量的、現(xiàn)實可行的績效目標,從而提高團隊的合作水平,減少惡性沖突、充分利用良性沖突,也能達到明確團隊共同目標的作用。畢竟在現(xiàn)階段,物質獎勵是大多數(shù)員工的主要需求,物質激勵對人們的制約力和引導力非常強。

  在這里,值得重申的是,我們不是把物質獎勵作為團隊奮斗的目標,而是通過它的訊號作用,在員工的心目中將整體績效目標進行強化和放大,不至于讓有的團隊屬員僅盯著自己的目標,而忽視整體目標。因為當個人目標與整體目標發(fā)生偏離的時候,也就是個體與團隊其他屬員產生沖突的時候。

  物質獎勵為基礎的總目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轉移團隊的視線,它起著充當整個團隊的“導航系統(tǒng)”的作用,在團隊這條大船上,即使每個人站的位置不一樣,也能保證用力的方向與目的地是協(xié)調一致的。正是這種激勵方式,成為各屬員協(xié)調的基點和各自能力的銜接點,從而使他們達成“輕小我目標,重大我目標”的共識,整個團隊自然形成“求大同,存小異”的格局。

  精神激勵推動個體目標實現(xiàn)

  物質激勵解決了團隊協(xié)同一致的難題,但是還有一個問題,當群體承擔責任(類似于人們常說的“吃大鍋飯”)時,必定會出現(xiàn)有人窩工、磨洋工的現(xiàn)象,導致整個團隊陷入“短板效應”的困頓中。此時問題的關鍵其實在于如何激發(fā)員工內在的。每個人都有一種對工作的熱愛,做好工作會給他帶來滿足感和自尊,這種滿足感和自尊給人帶來的愉悅,會反過來為其工作提供無窮的動力,而管理層的工作就在于培養(yǎng)員工這種內在的動力。未來管理者最重要的是須做到不花費任何成本的情況下,去激勵、引爆員工潛力:

  盡量讓員工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每個人至少要對其工作的一部分有高度興趣,對員工而言,有些工作真的很單調,管理者可以在這些工作中,加入一些員工感興趣的工作,讓員工在工作當中感受到快樂,要努力讓員工把工作當成是生活,而不是機械而反復地執(zhí)行一系列動作,比如讓員工離開固定的工作一陣子,也許會提高其創(chuàng)造力與生產力。

  讓溝通暢通無阻。員工總是渴望了解如何從事他們的工作、自己工作對團隊的影響、團隊甚至是公司營運狀況等方面的信息,管理者可以以告訴員工公司利益來源及支出動向為開端,提供多維溝通管道,讓員工得到資訊,并鼓勵員工提問題及分享資訊,保證員工有機會關心公司以及團隊的問題,以增加員工的歸屬感。

  通過參與決策獲得凝聚力。讓員工參與他們有利害關系事情的決策,這種做法表示對他們的尊重及處理事情的務實態(tài)度,當事人(員工)往往最了解問題的狀況、如何改進的方式以及顧客心中的想法;當員工有參與感時,對工作的責任感便會增加,也較能輕易接受新的方式及改變。

  通過授權使員工有成就感。大部分的員工,尤其是有經驗及工作業(yè)績杰出的員工,非常重視有私人的工作空間,所有員工也希望在工作上有彈性,如果能提供這些條件給員工,會相對增加員工達到工作目標的可能性,同時也會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及活力。通過授權,員工在獨立自主的環(huán)境中獲得的成績更能清晰地被主管發(fā)現(xiàn),被同事認同,因此獲得的成就感就越強,做事自然更有動力。

  給員提供工學習和成長的機會。大部分員工的成長來自工作上的發(fā)展,工作也會為員工帶來新的學習以及吸收新技巧的機會,對多數(shù)員工來說,得到新的機會來表現(xiàn)、學習與成長,是*的激勵方式。

  總之,在團隊的考核體系上,應當更多地將團隊成員的物質獎勵與集體績效掛鉤,而將精神獎勵與團隊成員的個體目標掛鉤。前者是出于塑造團隊的凝聚力、提升團隊合作性的目的,而后者是出于激發(fā)和保持團隊工作熱情、積極性的考慮。

作者:劉衛(wèi)華
如果本頁不是您要找的課程,您也可以百度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