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1
一臺XD120型壓路機在向前行走時,偶爾會出現機器被卡住不走的現象(機器向后行走一直正常),此時只要將機器向后行走一下再向前走,卡住現象就立刻消失。
在出現此故障時,我們用壓力表測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壓力,壓力達到30 MPa以上,表明驅動系統(tǒng)的壓力過高,故判斷此現象為機械系統(tǒng)故障,而非液壓系統(tǒng)的故障所致。首先檢查了機上鋼輪與機架連接的軸承支撐部位,此處正常。
根據該機的結構及液壓系統(tǒng)工作原理,經分析,由于該機雙鋼輪的行走系統(tǒng)由兩并聯(lián)的液壓馬達驅動,要想測出故障部位在哪一個鋼輪上,*的辦法是,分別將兩個驅動鋼輪架起離地,讓液壓馬達驅動鋼輪旋轉。這時會出現兩種情況:如果被架起來的鋼輪并無故障,則此鋼輪可在液壓馬達的驅動下空轉,此時液壓系統(tǒng)的壓力不會很高(只需克服鋼輪的慣性及摩擦阻力即可);如果被架起來的是有故障的鋼輪,此鋼輪應不能空轉(因被機械卡死),但此時壓路機會有向前行走的趨勢。為此做了如下的檢測:用千斤頂將前機架頂起,使前鋼輪離開地面,再將行走操縱桿推向前進方向,此時機器有向前行走的趨勢并將千斤頂推倒,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壓力約為20 MPa(行走壓力基本正常),千斤頂被推倒后,前鋼輪著地,機器行走即停止,此時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壓力上升至30?。停校嵋陨希挥们Ы镯攲⒑髾C架頂起,使后鋼輪離開地面,又將行走操縱桿推向前進方向,機器的后鋼輪在空轉,但機器并不向前行走,此時液壓驅動系統(tǒng)壓力大約為5 MPa,表明驅動系統(tǒng)壓力較低。通過上述檢測,可以判斷故障應在前鋼輪上。
于是,對前鋼輪進行了拆解檢查,發(fā)現該輪中與兩側偏心軸3相連接的中間傳動軸5已損壞。有一塊長度為200?。恚淼臄噍S殘塊被磁性放油螺塞2吸附在鋼輪的側板1上,此殘塊的直徑略大于鋼輪側板1與偏心軸3的間隙Δ t。機器在行走時,由于偏心軸不轉(機器不振動時),被吸附的殘塊隨鋼輪一起轉動,當其碰到固定的偏心軸時,因殘塊是被磁鐵吸附住的,如越過偏心軸,鋼輪就可以繼續(xù)轉動;一旦在特殊的情況下,當此殘塊像楔子一樣塞在鋼輪的側板與偏心軸的間隙(Δ?。簦┲g時,就產生了制動的效果,此時機器就不能前進了,但仍可以后退。機器后退時“楔子”會從間隙(Δ t)中退出,當機器再次向前走時,故障現象并不一定會馬上出現。因此種故障出現的概率極小,所以作判斷時有一定的難度。
對中間傳動軸進行維修后,裝機試車時,故障已被排除。
故障2
該壓路機在向前行走時,偶爾出現由勻速行駛變成忽快忽慢行走的“發(fā)闖”現象,而且機身抖動厲害,其上液壓驅動系統(tǒng)的壓力在20~30MPa之間忽高忽低地變化;停機后再次前行時,故障消失。此現象并不經常出現。
檢查中偶然發(fā)現:后鋼輪上有一個刮泥板已產生位移,如圖2所示。此時后夾板3起到了制動的作用。分析其形成的原因為:新機時鋼輪與每個夾板之間都襯有尼龍或聚氨酯一類材料的柔性刮泥板,經長期使用后,此刮板被磨掉,這樣后夾板與后鋼輪直接接觸,假設后夾板與鉛垂線的夾角為θ,在正常情況下后夾板在扭力彈簧的作用下貼緊在后鋼輪上;而當后鋼輪向前滾動時,后夾板也受到向上的摩擦力,由于壓路機的后鋼輪與機架之間是通過減振膠塊連接(為減輕駕駛員的疲勞)的,故兩者之間可以發(fā)生很小的相對位移(見圖2)。當夾板向上的摩擦力達到一定程度或受其他因素影響時,后夾板將繼續(xù)向上翻起,后鋼輪就會被后夾板頂著遠離機架4,當θ 角達到一定值時,后夾板將起到制動的作用(但鋼輪不會被抱死),即出現前述的該機故障現象。此故障的出現主要與鐵夾板的寬度、鐵夾板與機架鉸接點的位置以及在鐵夾板上的彈簧扭力的大小有關。
將此處加以維修后,試機時機器恢復正常。
將此處加以維修后,試機時機器恢復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