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是人與人之間交換意見、思想、觀點或感情的過程,是取得彼此之間了解、信任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是護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護士與病人的交往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著病人的治療和預后。因此,護士只有掌握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善待病人,使病人感到溫暖,這樣才有利于提高護理質量和病人的身心健康。
語言性溝通
1 . 語言通俗易懂,簡單明了
語言是護士與病人進行溝通的*基本、*重要的工具,是溝通病人與護士的思想、情感的重要媒介。因此,用于交流的語言能相互理解,用詞簡單明了,避免過于專業(yè)化的術語及醫(yī)院常用的省略語。如預防壓瘡的護理,要向病人和家屬說明壓瘡是由于身體某個部位長時間受壓,造成血運不暢,導致受壓部位組織缺血、營養(yǎng)障礙而致潰瘍。因此,要勤翻身,按摩受壓部位,否則就會發(fā)生壓瘡。護士應盡可能把一些醫(yī)學術語變成通俗語言,以便于理解接受。
2 . 使用禮貌用語,尊重病人人格
護士為病人服務是護士的天職。病人尋求服務是病人的權利。部分護士缺乏基本禮貌,傷害病人,如部分護士呼喚病人治療時,直呼床號等,都會傷害到病人。因此,使用禮貌性語言會減少護患關系中的糾紛。
3 . 使用安慰性語言
安慰性語言可以使病人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減輕焦慮和恐懼。對療效不明顯的病人,可以用鼓勵性語言。這樣病人從語言中得到了理解、安慰,就有了安全感。
4 . 講究科學性
要求從語言上實事求是,對疾病的理解和病情判斷要有根據,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要合理。否則,使病人感到失望,失去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
5 . 語言要有針對性
針對性要求語言應根據病人的個體差異,采用不同的溝通技巧。如根據年齡、性別、職業(yè)、受教育程度、社會、家庭、文化背景等。對于老人語言不應嘮叨,應恭敬;對于年輕人宜風趣幽默;小兒則可以夸張活潑點;對于急危重病人,語言應精煉,少而沉穩(wěn);對于慢性病人,語言應鼓勵,多一些支持等。
非語言溝通
1 . 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一種*為普通的非語言行為。微笑是人們*為熟悉的面部表情,發(fā)自內心的微笑會感染人,會鼓勵人們把自己的想法充分表達出來,微笑可以迅速縮短兩個陌生人之間的距離,是傳遞溫暖的使者。護士從容、沉著、和藹的表情易得到病人的信任和好評,愁眉苦臉或驚慌失措易引起病人的誤解,難以贏得病人的信任。
2 . 儀表
護士的儀表對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影響很大,要求儀表端正、服飾大方整潔,以表現"白衣天使"的儀表美與心靈美的完美結合。
3 . 手勢
在表達思想和情感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表達得當會增強語言表達的效果。手勢可以使信息發(fā)出者表達的信息更完美,幫助信息接受者理解正確。
4 . 眼神
眼睛是心靈之窗,能幫助人們溝通情感。護士與病人交談時,目光要平和親切,要把目光虛化,不要把目光聚焦在對方臉上的某個部位,死盯不放,那樣有時會使人心里發(fā)毛,眼睛應籠罩對方的整體,這種籠罩應該是聚精會神的、慈祥的、和藹的、面帶微笑,目光親切。
溝通層次
護士與病人的溝通隨著時間的增長和溝通的不斷深入,其相互信任程度不斷增強,而呈現不同的級別。護理*鮑威爾提出了不同層次的溝通,即一般性溝通、陳訴事實的溝通、交流各自意見和判斷、交流感情、溝通的高峰。
護士與病人初次見面,大多是陌生人,不可能一見面就彼此之間進行感情交流,從不信任到信任,從沒有感情到有感情,必然有一個過程。因此,在護患溝通中不要強求達到溝通的*高層次,而是強調溝通的效果。
作為護士,可以盡量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溝通交流環(huán)境,促使護患關系向*佳方面發(fā)展。
影響溝通的因素
1 . 個人方面
無論是信息發(fā)出者還是信息接受者的個人因素,均可能妨礙信息傳遞的清晰性和正確性,包括生理因素、智能因素、社會文化因素等。
2 . 環(huán)境因素
包括物理因素和社會環(huán)境因素。護理工作者應具體分析溝通過程中的影響因素,減少障礙因素,促進護士與病人的溝通有效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