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英語學習 在英語學習中,寫作是一直是一塊我們啃不下的“硬骨頭”。英語學術寫作在一般意義的寫作基礎之上,又融入了專業(yè)領域知識和特殊表達方法,這使得每一個科研工作者和學生更加頭疼不已。事實上,英語學術寫作真的有那么難嗎?寫好學術英語文章的秘訣到底有哪些?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學術寫作,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關于閱讀 首先,我們要知道寫作并不是一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換句話說,寫作是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的。我們在閱讀大量的文章之后,才能更好進行寫作;我們寫出來的文章,也是給讀者看的??墒俏覀円惨?,相比之下,作者往往是線性思維,而讀者常常是非線性思維。作者的邏輯鏈較為緊湊,信息以段落式有邏輯地存儲在大腦中。作者寫作的的時候思維往往比較清晰,知道自己在寫什么。但對于讀者來說,他們大腦中存儲著大量的背景知識,比較零碎,思維和邏輯是相對來說也是比較混亂的。所以,我們只有學會在閱讀的時候了解作者的思維,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同樣,只有在寫作的時候了解讀者的思維,才能將文章寫的更加優(yōu)秀。 那么,談到閱讀,高效的批判性閱讀到底是什么呢? 高效的批判性閱讀并不僅僅是一個input(輸入)即閱讀文章的過程,而是input與output(輸出)即反思批判的總和。我們并不缺少input,因為大家都知道搜索大量相關文獻不停的閱讀。但output所需要的反思和批判卻是我們一直以來需要補充之處。 提到了反思和批判,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我們熟悉又陌生的詞語 - 批判思維。何為批判思維呢?在我看來,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Summerising 總結 Conceptualising 概念化 Analysing 分析 Evaluating 評價 Applying 應用 Summerising(總結)是我們擅長的部分,簡而言之就是把文章的重要信息提煉出來。Conceptualising(概念化)要求我們閱讀不同學者對同一問題的看法之后,在大腦中形成對一個事物的認識。Analysing(分析)和Evaluating(評價)的要求就更高了,主要是要求我們針對同一問題的不同看法融入批判思維進行優(yōu)劣勢分析和評價,更加全方位地去思考問題。Applying(應用)則要求我們學會將閱讀過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作用于實踐。
之前我們談到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要想寫出更優(yōu)質(zhì)的文章,我們首先要學會高效的批判性的閱讀文章。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高效閱讀的過程到底是什么。 首先是對研究主題的細化和編碼。通俗來講,就是將我們研究的主題細化成不同的“子主題”。例如我們想要研究“微信對青少年學習成長的影響”,我們一、個主題就是“概念定義”,即包括“什么是微信”,“什么是青少年”,“如何定義學習和成長”等。接下來我們可能會探討“微信的特點”以及“青少年的特點”。接著,我們可能會從“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兩個方面結合微信和青少年的特點進行討論。為了豐富文章,我們可能還需要“具體實例”等等。綜上,這一分類的過程就是對主題的細化和編碼,方便接下來資料的搜索。 根據(jù)已經(jīng)細化出來的子主題,第二步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搜索相關文獻資料。這里的一個小建議是對搜索出來的文獻資料進行分類評級。簡單易行的分類方法有三種,即將文章分為“非常重要”“重要”和“一般”三個級別,對每一級別中的文獻有不同的“對待方式”。例如,“非常重要”下的文獻是對我們研究非常有幫助的資料,我們應當對全文進行精讀,對文章中重要的信息進行提煉記錄,這里推薦使用的記錄方式是表格記錄法 - 即對此文的作者、研究主題、研究目標、研究問題、研究群體、研究結果和自己的評價/批判記錄在表格中,方便日后清晰地查閱。對于“非常重要”級別的文章,文后的參考文獻列表也十分關鍵,很多參考文獻也會成為我們下一步閱讀的重要資料。 “重要”級別的文章在閱讀時更具有靈活性。必要閱讀的部分是摘要和結論部分,以及對自己研究寫作有幫助的章節(jié)。同樣,在閱讀的過程中也要進行記錄總結和批判反思。對于“一般”級別的文獻,一般只需閱讀摘要和結論部分并記錄總結即可。 閱讀過后,第三步我們要進行總結、分析和評價。拿出閱讀時記錄的表格,將表格內(nèi)的信息進行縱向比較和歸整- 即同一問題不同作者有哪些相同或相悖的觀點?我同意哪些?反對哪些?我的想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