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考友們,大家好~無論你是新考友還是老考友,相信各位總會覺得,書本一大堆,根本無從下手,就算看了也記不住,各種頭大。那么針對于這種情況,小編今天給各位稍微講一講如何才能提高復習效率。 復習是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不僅可以對知識加深理解、強化記憶、進行系統(tǒng)化和完整化,而且通過復習可以訓練和提升多方面的能力,如歸納、概括能力,分析、比較能力,推理能力,記憶能力等。這里特別強調(diào)復習對解題能力的訓練和提升。掌握復習的藝術,進行高質量、高效率的復習對于自學考試同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復習的形式很多,依據(jù)復習內(nèi)容的量,我們把復習分為三種基本形式:經(jīng)常性復習、單元復習和總復習。 所謂經(jīng)常性復習,即隨著對新知識的學習,經(jīng)常地、不斷地進行復習。這種復習內(nèi)容的量最小。不少同學自感時間緊迫,往往忽視這種復習,這是不明智的。沒有經(jīng)常性的復習,我們的學習就會像“黑熊掰玉米-邊掰邊丟”所剩無幾。 經(jīng)常性復習可能分為兩種類型:學新前復習和學新后復習。學新前復習是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回顧。這種復習至少有兩方面的作用: *,強化記憶。 人們記憶的一般規(guī)律是,“1、3、7、15……”即當天所學的知識能夠記住,但3天后就可能忘記;第3天及時復習,就可以記憶7天;第7天再及時復習就可以記憶15天……可以看出,及時復習可以使記憶保持時間倍增,這是很“經(jīng)濟的”。 第二,從已知到未知。 任何*都有自己的邏輯關系,且作為*也必須充分考慮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如從簡到繁,從已知到未知等。所以在學新知識前復習,通過對已學知識的回顧,為學習新知識奠定了知識基礎。這樣一則便于學懂新的知識,二則也清楚知識的來龍去脈,便于掌握知識體系。 學新后的復習是及時復習,也就是把剛剛所學的某一部分新知識緊接著進行復習。這種復習往往被一些同學忽視,甚至不少同學一直學到疲憊不堪,連眼睛也睜不開了,一推書就離去,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學習新知識時人們主要注意的是局部,即直接觸及到某一概念、觀點、定理、公式,不去有意記憶,也較少地顧及知識間的聯(lián)系。 所以新學的知識這時是很零碎的,且在大腦中僅有瞬間連接,很容易遺忘。因此,即時復習,延長連接時間,顧及一下知識間的聯(lián)系,是非常必要的。學新后的復習,一般采用默默回顧式,俗說“放電影”,即可以半閉目,半看書,回憶重要概念、觀點、定理的表述,公式的表示,回憶這一部分知識是從哪里談起的,分了哪幾個層次、部分,得出了什么結論。學新后利用幾分鐘時間“放電影”,對新知識的掌握大有裨益,大家應逐漸養(yǎng)成習慣。 所謂單元復習也叫階段性復習,是對于相對獨立、完整的一部分內(nèi)容的復習。這種復習內(nèi)容的量比較大。單元復習主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找出本單元的主要知識點,并深刻地理解,認真記憶;二是理出主要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理出主要知識點之間的關系的任務難度較大,需要反復看書,認真琢磨,一點點地理。是否理出了主要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較好的檢驗辦法就是是否能繪制出單元知識結構圖或表。